-
极致性能表现
· 单节点读吞吐高达 40GB/s,随机 IOPS 超过200K,全面释放全闪存性能潜力
· 支持 RDMA(RoCEv2 / InfiniBand)与高速以太网互联,结合私有高性能客户端实现微秒级访问延迟
· IO 路径深度优化,减少 CPU 开销,提升端到端吞吐效率,专为 AI、HPC 等高并发负载设计 -
高可靠与高可用
· 支持多副本(3/4 副本)与纠删码(N+2、N+3)混合配置,灵活适配不同业务可靠性需求
· 全冗余架构设计,无单点故障,硬盘或节点故障时业务无中断、应用无感知
· 支持端到端 Checksum 与数据完整性校验,自动检测并修复静默数据损坏
· 故障后自动重构,支持优先级调节,保障关键业务性能稳定 -
线性扩展能力
· 最大支持横向扩展至 8192 个节点,性能与容量随节点增加线性增长,无缝支撑业务弹性发展
· 单文件系统容量可达 200PB 以上,单目录支持 10亿+ 文件,满足超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场景
· 在线热扩容,新增节点自动加入集群并均衡数据,业务无感知 -
易维护与集中管理
· 提供图形化 GUI 与 CLI 双管理模式,支持跨集群统一配置与监控
· 支持一键部署、批量配置、滚动升级,大幅降低运维复杂度
· 实时监控节点 CPU、内存、网络、磁盘 IO、延迟等关键指标,支持 SNMP、邮件告警
· 支持故障域隔离、自定义数据分布策略,提升系统韧性 -
对称分布式架构
· 采用对称式分布式架构,所有节点兼具元数据与数据处理能力,无需独立元数据服务器,消除性能瓶颈与单点风险
· 元数据全局分布、动态负载均衡,支持百亿级文件高效检索与快速定位
· 架构高度对等,任意节点均可提供完整服务,系统扩展更灵活,管理更简洁
· 基于统一硬件平台实现高性能与高可扩展性,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与部署效率 -
多协议融合访问
· 支持 NFS、CIFS/SMB、POSIX、HDFS、MPI-IO、HTTP 及容器 CSI 接口,多种协议共存于同一存储池
· 文件与大数据应用无需数据复制即可共享数据,打破协议孤岛,提升协作效率
· 兼容 OpenMPI、MPICH2 等主流并行计算框架,无缝对接高性能计算环境 -
高级数据管理
· 支持全局统一命名空间,跨节点、跨机柜、跨站点实现逻辑集中、物理分布的统一视图
· 内建智能分层引擎,基于访问热度自动调度数据在不同 NVMe 层级间流动,提升性能利用率
· 支持基于时间、容量水位、访问频率等策略的自动化数据生命周期管理(ILM)
· 支持数据压缩与去重,有效降低存储占用,提升空间利用率 -
跨地域协同
· 借助 AFM(Active File Management)技术,实现跨数据中心数据缓存与智能路由
· 远端站点可实现高频数据本地化访问,降低广域网带宽压力,保障协作体验
· 数据变更实时同步,多地视图一致,支持分布式团队高效协同
- 技术规格
名称 | 规格参数 |
系统架构 | 全对称分布式架构 |
最大节点扩展 | 8192 |
CPU/节点 | 2*Intel |
内存/节点 | 最大支持2TB内存 |
系统盘/节点 | RAID 1,2*480GB SSD |
数据盘/节点 | 24*2.5寸盘 |
建议典配/节点 | ≥16*NVMe SSD |
网络 | 10/25/100/200/400Gb/s以太网,100/200/400Gb/s InfiniBand |
电源类型 | 1*AC+ 1*AC |
冗余策略 | 支持三副本、四副本,N+M数据冗余,如4+2、4+3、8+2、8+3等纠删码 |
数据存储优化 | 数据重复删除、压缩、自动精简设置、小文件聚合 |
数据保护与恢复 | 远程复制、异地容灾、快照、克隆、回收站 |
数据安全与访问控制 | 加密、增强ACL、多租户、WORM |
存储管理与运维 | 配额管理、QoS、智能磁盘预测、健康巡检、报表、审计 |
数据高可用与性能提升 | 双活、多源零拷贝、软拷贝 |
数据检索与组织 | 元数据检索、对象聚合 |
系统监测与健康 | 亚健康检测、内核客户端 |